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只要接受現在有點糟的自己。
你不必耽溺於過去的經歷,
因為人生永遠都有選擇現在的可能性!
About‧愛情 | About‧友誼 | About‧職場 | About‧回憶
5堂勇氣力倍增的人生幸福課 x 17個超越自卑的練習指導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跟著阿德勒一起爬梳人生,安放生命中無所適從的自卑,
療癒過往經歷的創口,與自卑感共存共榮,進而活出生命的意義。
阿德勒提出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課題──職業、交際和性別,再針對愛情、友情、親情、職場、過往經歷、情緒、生理等各種問題,提出疑惑與解答。
阿德勒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正是因為這樣的遺憾和殘缺,才成就了人類不斷進化變遷的可能性。
讓我們跟隨阿德勒的腳步,不再耽溺於過往的痛苦經歷,接納現在有點糟or一事無成的自己,選擇未來的無限可能。
本書特色
#原汁原味阿德勒第一手資訊
就讓阿德勒回歸阿德勒吧!拋開那些「About阿德勒的暢銷書們」,藉由閱讀經典大師的第一手資訊,貼近百年前的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
#經營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有感推薦
其實我也是典型的阿德勒學派,要說我有多麼阿德勒學派,那就是我不認為人生中有什麼「我辦不到的事」。──鑽石週刊專欄(2008年11月8日號)
#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有感推薦
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好評推薦
#Amazon讀者五顆星淚推
▌This is a book I would recommend to anyone who wants to live a life of meaning and to understand what every human being should do and their role on this earth.
這本書我推薦給任何想要過有意義的生活,或想了解每個人應該做什麼,以及在生命中應扮演什麼角色的人。
▌It is not an easy book to read but a very important one for a person who wants to grow. Adler explains how to live fulfilled life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and overcome the complexes that step from your childhood. I'd read a couple of pages per day and reflect on it rather than rushing in.
這不是一本易讀的書,但對於想要成長的人來說,卻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阿德勒解釋如何透過與他人的合作過充實的生活,並克服從童年的複雜經驗。我每天閱讀幾頁並深刻反思,而不是隨便閱讀。
▌This is one of his most accessible works.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more.
這是阿德勒最容易接近的作品之一,期待還可以閱讀更多阿德勒的作品。
▌This book is worth to read again and again.
這本書值得一遍又一遍地閱讀。
作者介紹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阿德勒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亦是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和佛洛伊德是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核心人物,後因佛洛伊德強調性本能而與他決裂,阿德勒更重視社會動機與意識思考,於是自創「個體心理學」,為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位反對佛洛伊德的人。亦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阿德勒和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被稱為「自我啟發之父」。只要讀過商管經典名著,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以及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會發現書裡有不少見解與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非常相近。此外,以人際溝通術廣為人知的教練技巧(coaching)、NLP,也受阿德勒心理學影響甚深。
目錄
▌第一章人生的價值The Meaning of Life
01人生的意義
02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限制
03人生的價值在於與社會連接
04童年對人生的影響
05早期記憶對人生的影響
06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心理和身體Mind and Body
01心理和身體的連繫與衝突
02情感的作用
03身心的不同特徵
▌第三章自卑感與優越感Feeling of Inferiority Superiority
01自卑情結
02優越感的追求
▌第四章早期的記憶Early Memories
01個性塑造
02早期記憶的作用
▌第五章夢Dreams
01夢的解析
02佛洛伊德對夢境的觀點
03個體心理學對夢的研究
04夢境分析
序
不完美的完美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區中,一個名為魯道夫斯海姆的小鎮。父母雖然是富裕的猶太穀物商人,但阿德勒卻沒有太幸福的童年。阿德勒的家中有六個兄弟、兩個姐妹,阿德勒排行第三。他從小就因為患有佝僂病而身體虛弱、行動不便,導致他無法和一般孩童一樣跑跳自如。這也讓阿德勒覺得自己不如哥哥們和鄰居,因而產生深深的自卑感。後來,阿德勒發生了兩次車禍;五歲時,又罹患嚴重肺炎。在歷經種種磨難之後,他決定成為一名醫師。阿德勒曾說:「我的童年生活籠罩著對死亡的恐懼,和因為身體虛弱而感到的憤怒。」這些幼年經驗使他強調早期記憶對個體心理的重要影響,亦成為他日後創立個體心理學的重要養分。
西元一八九五年,阿德勒獲得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一開始,他擔任眼科和內科醫生,也因此影響個體心理學強調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體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但在擔任醫生一段時間後,阿德勒發現自己仍然無法阻止死亡的降臨,因而將重心轉往神經學和精神病學。西元一八九九年,阿德勒受精神病理學權威佛洛伊德的邀請,成為當時精神病理學分析的核心成員之一。
之後,阿德勒受到哲學家費英格《虛假的心理學》一書影響,認為人們很容易活在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與虛幻的心理境況之下,而這樣的情況大部分源自於「男性傾慕」(Masculine protest)這一貌似正常的社會現象。至此,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逐漸產生分歧。西元一九一一年,阿德勒在魏瑪精神分析會上,公然對當時精神病理學權威佛洛伊德的理論提出不同意見。他強調社會因素在精神病理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不認同佛洛伊德所推崇的性慾、生理等決定性因素,更否定了佛洛伊德精神病理學的重要元素──伊底帕斯情結及陰莖羨妒等理論。隨後,阿德勒就離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自己創建個體心理學派。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派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面評價方面,個體心理學將人視為天生的社會動物,且以統整的觀點看待人性問題,並首先提出「創造性自我」的概念,將人視為最小單位。阿德勒亦是認知取向的先鋒,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進而影響人類的行為。由此而發展的諮商模式屬於短期成長模式,可以運用的對象、型態範圍極廣,對於日後的諮商學派影響巨大,建立的「學校心理衛生中心」更相當於現在的學校諮商中心。負面限制方面,其所提出的補償作用,大多著重在生理組織的缺陷,而忽略了社會文化的影響。另外,阿德勒認為人類是為了反抗自卑感而進行補償作用,此解釋過於消極,忽略了積極的慾望。而且,補償作用僅適用於具有足夠信心、足夠外在支持力量下產生的理想「優越感」,更無法立即解決當下的問題。
當然,距今已逝世八十多年的阿德勒,其所提出的理論有許多早已不合時宜。例如,阿德勒認為同性戀與賣淫和犯罪一樣,將這些行為皆放在「失敗的生活表現方式」之中。西元一九一七年,阿德勒更出版了一本五十二頁,說明同性戀以及比對各種同時期有關同性戀作品的刊物。但是,不可否認的,阿德勒的許多觀念和想法仍深深影響至今的心理學界,甚至是一般大眾。就像本書,阿德勒首先提出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課題──職業、交際和性別。再針對愛情、友情、親情、職場、過往經歷、情緒、生理等各種問題,提出疑惑與解答。阿德勒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而正是因為這樣的遺憾和殘缺,才成就了人類不斷進化變遷的可能性。讓我們跟隨阿德勒的腳步,不再耽溺於過往的痛苦經歷,接納現在有點糟的自己,選擇未來的無限可能。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71862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5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最早的記憶能夠說明一個人的人生觀,這是其人生態度的雛形,也可以讓我們看出這個人是以什麼作為自身發展的出發點。
人的記憶和生活方式絕不會背道而馳。如果一個人在追求人生目標時,想到的總是「別人都在侮辱我」,那他的記憶中也就會充斥著被人侮辱的事情。隨著人生態度的改變,一個人的記憶範圍也會有所改變。人們會記住不同的事情,或對記憶中的事情產生不同的解釋。
早期記憶是極為重要的。首先,早期記憶顯現形成人生態度的原因以及其最簡單的表達方式。根據一個人的早期記憶我們可以判定:這個人是否曾受家長溺愛或忽視;他的合作能力到達哪一程度;他喜歡與什麼樣的人合作;他遇到了何種難題以及他的解決方法。在一個先天弱視卻極力想讓自己看清世界的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視覺的許多印象。在他的回憶中也許會是:「我望向四周……。」或描繪許多顏色和圖案。一個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則會對跑、跳、玩耍的印象更深。兒時記憶猶新的回憶,一定與一個人感興趣的事物有關,如果我們知道了他的興趣所在,也就可以知道他的人生態度和目標。正因為此,早期記憶在職涯輔導中有著非常重大的價值。
此外,早期記憶還可以讓我們看出這個孩子與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記憶是否準確並不是最重要的,早期記憶的最大價值在於回憶代表了一個人的判斷。例如,「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就是這樣的人了」,或是「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世界是這個樣子了」。
在各種記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人講故事的方式和最早的記憶。最早的記憶能夠說明一個人的人生觀,這是其人生態度的雛形,也可以讓我們看出這個人是以什麼作為自身發展的出發點。如果我們不知道一個人的早期記憶,也就無法了解其真正的性格。
最近一年智慧型手機價格給人的感受像是坐過山車:先是2019年上半年各品牌紛紛提升了產品起售價,然後陷入到意料之外的價格戰猛地帶著人飛速下滑,經歷谷底後現在又開始回歸爬升。 ... 縱觀這兩個月來發布的新產品,無論是過去主打性價比的驍龍7系中端機一下子躥到了近3000元價位,還是採用驍龍865的高端機不約而同地提升價格,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手機變貴了。 性價比手機「消失」 即使遭遇了疫情,2020年對於小米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開年之際純線上直播發布的旗艦新機小米10迎來了熱銷。根據雷軍的發言,小米10系列的兩款手機在2月份內的兩次開放銷售中,都獲得了10萬臺的銷售成績,發言中無不透露著欣喜。 小米10系列的定價或許讓雷軍頗為忐忑,不僅起售價比上一年2999元的小米9貴了1000元,12GB+512GB版本的小米10 Pro更是成了有史以來定價最高的小米手機。市場積極反饋,讓一直以來把性價比作為重要法寶的小米,終於站穩並堅定了走向高端的決心。 小米之外的手機品牌普遍都有了更貴的定價:以性價比打出名聲的iQOO和realme,旗下最新產品iQOO 3、realme X50 Pro定價都來到了3000元~4000元價位,頂級旗艦Galaxy S20 Ultra更是直接破萬和iPhone 11 Pro Max掰手腕。 回想起去年下半年的一眾驍龍855+X50基帶5G手機將近4000元的定價,除了有令每個廠商眉頭一皺但不得不投入的5G研發費用的功勞,可能也含有對下一代產品將會齊刷刷提升價格的暗示——和舊款對比,漲價幅度也沒有那麼驚人。 ... 在整個手機市場都在提升價格的大背景下,幾個月前讓「等等黨」們一度大呼過癮的驍龍855的中高端手機殺入千元檔,會很難重現。與其眼巴巴地等待手機在數月後迎來降價,可能更該一上市找準時機對中意機型下手,反正也不會有太大幅度下跌。 花上不到3000元就能買到一款搭載旗艦處理器的中高端機型,是過去幾年手機市場上常見的現象,究竟是什麼讓這成為了歷史,讓市面上的新機都有了不小幅度的提升呢?手機行業競爭的變化,已經在切實影響市場。 5G和規格升級推動漲價 5G是最明顯的漲價因素,不只是作為核心元件的5G晶片售價可能達到成熟的4G晶片將近三倍,還有各廠商在5G產品前期研發投入的資金,以及5G手機普遍更複雜的天線與機身內部設計,多重因素影響下5G手機來得比4G手機更貴。 在3G/4G剛投入使用時,支持新一代通信技術的手機同樣有更高的定價,只不過在大規模推向普通用戶時已經可以降低價格,才沒留下「3G/4G很貴」的印象。雖然說現在5G已經是中高端標配,但5G手機本身還存在改進空間,因此給產品帶來了不低的價格。 ... 產品規格的「軍備競賽」大幅升級也是一大因素,畢竟更強大的規格也就意味著成本的上升。橫向線性馬達、高刷新率螢幕、高功率快充、更優質的內存/存儲晶片還有散熱系統提升等等,都影響到了手機的成本。 作為很可能影響到手機傳播熱度的賣點,影像相關元器件自然也提供了較大的成本增長。先進的大底高解析度攝像頭開始普及到千元機,各廠商更是在頂級旗艦用上了定製傳感器這樣的高投入組件,小米曾透露108MP像素拍照系統成本將近千元。 硬體分析機構techinsights就表示,12GB+256GB版小米10的物料成本就達到了約3088元人民幣水平,而這還不包含消費稅、高通專利費、代工費用、充電器和包裝、研發費用等等一系列成本。以普遍的商業邏輯來說,手機廠商理應為這樣的高成本而提升定價。 ... 我們曾見到多款小米品牌之外的性價比手機,有著讓人驚呼的低價以及好看的硬體規格,而這離不開廠商出讓利潤。低價獲取用戶固然行之有效,但不合理的低價無法保證手機行業為消費者提供足夠優質的產品,廠商需要回歸足夠高的利潤率來保證良性競爭。 較高利潤率可以讓廠商提供更優質的售後服務,能有更多資金投入下一代產品研發,也能減少系統中的營銷推送改善體驗。沒有足夠的收入,這一切都無從談起。不知道在雷軍中喊出小米10手機3999元起的那一刻,有多少為定價發愁的廠商高管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疫情影響同樣是因素之一,全國各地都積極響應並配合防疫措施,備料和產線開動都成了比往年更難的事。於是廠商生產成本更高而手機產量相對更低,在尚不明確的市場環境和未來的驅動下,定一個更高的價格會是保險的選擇。 高規格手機應有高價格 過去能出現採用旗艦處理器的低價手機,離不開手機規格上的退讓。比如整機外觀工業製造難度,螢幕規格,整體體驗把控等等,也有廠商用生態內容或是營銷推廣來補貼定價,最終才實現了相對低的價格,但往往只能算高規格的中高端產品。 把目光放遠一點,會發現實際上往年的旗艦級手機就是這麼貴。比如8699元起的iPhone 11 Pro系列、6999元起的Galaxy Note10系列、4999元起的Mate 30 5G系列,這些產品也都有著與價格相匹配的高規格和新鮮亮點。 ... 現在的情況是更多產品加入到這一隊伍中,在一輪「軍備競賽」後已經具備了諸多常規認知中旗艦手機應當有的規格,比如說高功率快充、高刷新率屏、大底高像素影像系統等等,這都使得新機有底氣定價更高而不被消費者反感。 頂級旗艦的價格也在進一步上探,已經有數款產品達到了萬元級定價。頂級旗艦定價提升後出現了價格真空,我們都知道要獲得更多的市場就要覆蓋儘可能多價格段,所以部分產品以提升價格的方式來填補空缺,當然規格也應當一同提升。 當下的萬元頂級旗艦中,Galaxy Fold和Mate Xs具有摺疊屏的形態優勢,用螢幕和機身的變革改變了價格;Galaxy S20 Ultra和iPhone 11 Pro Max則具有頂級規格優勢,無論哪一點都是當下手機中的最高水準,還有108MP拍照和拍照體驗加成。 ... 還有一種情況,專攻特定市場的特殊需求來定價。即使用上代旗艦處理器,僅有兩個後攝像頭還不支持5G,Galaxy Z Flip卻出現了被搶購一空的現象。針對女性喜好的化妝盒設計,以及與之匹配的半摺疊形態功能,獲得了那部分消費者的認可。 再看回主流旗艦產品,同樣是在硬體、設計、體驗等規格滿足要求之後,才將價格提升上來。消費者是否買帳的首要條件還是產品力,若是一款產品缺乏優質體驗或是足夠多足夠吸引人的賣點,憑空漲價並不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價格變高但選擇變多 從表面上來看,我們能買到的手機的的確確漲價了,連那個曾堅守1999元的小米都來到3999元。要是刨根問底,就能發現其實是手機廠商選擇了另一種銷售方式,以更優質的產品來實現高定價。以消費者角度來看,其實不是壞事。 那麼2000元價位的旗艦處理器產品就這麼消失了嗎?恐怕不然,我們相信這類產品仍然會出現在2020年的手機市場上,只不過要等到5G晶片成本進一步下降,對規格有所妥協之後再登場。無論是有何種需求何等預算,都依然有與之對應的選擇。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5ndBQJn.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2233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龍井入睡困難治療中醫太平區耳鳴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台中口內疼痛中醫推薦
潭子便秘或腹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台中焦慮不安看什麼科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潭子失眠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南屯便秘或腹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中醫診所潭子大量出汗治療中醫 太平區失眠睡不著改善中醫診所 當地人都推薦的中醫診所南屯胸部壓迫感中醫推薦 西屯手抖看什麼科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